强化农业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支撑首都种业发展

2022-01-19

  面对以“品种战、种子战、基因战”为焦点的国际种业竞争;面对北京市和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问题;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为艰巨的“叁农”问题;面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, 2005年由北京市科委倡议发起,北京市委组织部、北京市科委、北京市人事局、北京市农委,联合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北京地区相关部门、单位共同组建了“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”。

  育种平台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依托,以全院的育种资源为平台,以项目为载体,联合国内外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,组合成一个开放、创新、高效的共享网络合作的创新研究新模式。

  育种平台成立以来,先后聚集了7个政府部门、8家企业、26家科研院所、25家大学参与建设,形成了具有“政、产、学、研”联盟特色的平台建设群体。平台集成了国内外大学、科研院所、企业等多家单位的五百多台(件)价值上亿元的仪器设备、万余份种质资源,近30个实验室。其中,国外重点实验室2个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、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,形成了由60多家国内外优势科研单位540多名各类科研人员组成的一支研究团队,实现了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互补和集体智慧潜力的发挥,建立起了跨地区、跨系统和跨所有制科研单位的共享网络合作研究模式。

  北京农业育种创新平台取得突出成果。

  平台通过整合对接,建立了跨地区、跨系统和跨所有制的共享网络合作研究模式,促进全国资源和技术的优势互补,共同研究获得了西瓜基因组测序、二系杂交小麦等全国领先的基础研究成果。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平台牵头,联合了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、美国康奈尔大学、荷兰瑞克斯旺等优势单位,完成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与破译,获得了高质量的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,完成了中国主导完成的世界第一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。这是植物基因组领域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,标志着我国西瓜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。二系杂交小麦的理论研究基础,为未来二系杂交小麦品种产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荣获2011年北京市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
  2012年育种平台选育出(审定、鉴定)各类农业新品种27个,育出的玉米品种京单28、京科糯2000、京科968,杂交小麦品种京麦6号,大白菜品种京秋3号,西瓜品种京欣3号。京香系列草莓品种被评为“2012年北京种业最具影响力的农作物新品种”。

  平台项目选育的西葫芦品种“京葫36号”耐低温、耐弱光、膨瓜速度、连续坐瓜能力与商品外观等性状表现突出,比国外品种增产20%以上,自2010年以来已佔我国山东、河北省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种植主产区的70%-80%,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5多万亩,创造直接效益50多亿,其种子价格比国外品种低60%,节省种子成本1500多万元。

  育种平台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育种人才。如许勇、赵昌平、赵久然、张运涛等。

  育种平台转化一批种业科技新成果。以玉米项目为例,京科25、京单28、京科308、京科769等品种通过雨养旱作玉米项目在北京推广达100万亩。奥瑞金种业公司以150万购买了京科308玉米新品种,与农科院种业、燕禾金种业、大北农金色农华、登海种业等企业合作促进了京单28、京科糯2000、中单808、DH3688等一批新品种的快速开发。

  除此之外,育种平台促进了一批重大专项对接,育种平台提升了育种创新服务能力。总之,育种平台以知识产权为纽带,促进科企合作共同开发市场:育种平台以企业商业资本为纽带,加快杂交小麦成果的产业化;育种平台以核心技术为纽带,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匯集,提升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。


分享